阴阳舒筋丹的图片:艾灸是什么
发布时间:2022-10-22 10:23:42
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,艾灸后的反应也千差万别。
有的人会明显感受到艾灸的温度;
有的人则体会不到热感,觉得完全无效;
还有的人会有出冷汗,口渴,发热,冒臭气,吐痰涎,腹痛,腹泻等现象。
甚至会引发旧疾,令现有病情加重。
千万不要被这些反应吓到了,
其实,艾灸后身体出现的一系列“疾病”反应是正常的。
我们称之为“排病反应”。
这是由于艾灸激发人体正气后,人体与潜伏在体内未发于表的病邪斗争的过程,
邪气被逼走的时候,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,在我们看来就是身体一系列的症状反应。
这种反应时间为几天至数月,甚至更久,一般坚持艾灸一段时间后,症状就会慢慢消失。
如果误认为是灸过火了,或认为自身体质不适合艾灸,从而终阴阳舒筋丹联系方式止治疗,或者服用各种药物,那么艾灸效果将会功亏一篑。
那么,艾灸后会出现哪些不适,都是有什么原因造成的,需要什么处理方案呢?
艾灸的排病反应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六大类:
1
排风寒反应
外在表现:打喷嚏、流鼻涕、感冒、咽喉痛、关节痛、放屁等,有的还会感觉从头顶或者四肢末端向外冒凉气,甚至觉得全身或半身发冷。
原因: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,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,有这种反应的,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。
处理方案:需要继续艾灸,使寒邪尽快排出。
2
排痰湿反应
外在表现:咳吐、痰多、呕吐、痰涎或腹痛阴阳舒筋丹怎样分别真假、腹泻、泄水样稀便、胶凉样粘稠大便为主,出现头面、四肢,半侧身体乃至全身浮肿,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,局部或全身冷汗、粘汗。
原因:有这种反应的,一般提示为胃肠、肾脏和泌尿系统、妇科方面有问题。
处理方案:继续灸。注意灸感可由最初的迟钝型转变成了敏感型。
3
排火热邪毒反应
外在表现:疮痒、痈肿、发烧、出现类似湿疹且伴有奇痒,面部或身体出现丘疹或好久以前长过脓包,而现在又重现,还有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
原因:体内有火热邪毒
处理方案:继续艾灸,待火热邪毒彻底的排除干净后,自然会消失。
4
排郁气反应
外在表现:烦躁易怒,感觉悲伤或委屈易哭等情绪变化,同时还多伴有打呃逆,肛门排气,肝胆区和反射区酸痛等反应。
原因:这是体内郁气外排的反应
处理方案:如果出现委屈、易哭的情绪反应时,最好随时随地大哭一场,大声喊叫,尽量将这种情绪发泄出去,直到心情舒畅为止。
5
排瘀血反应
外在表现:
如果瘀血瘀阻在体表经络中,会以瘀斑的方式排出;
瘀阻在胃肠则会以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;
瘀阻于心肺部则多以痰中带血丝血块为主排出;
瘀阻于胞宫内则多随经血排出,甚至里面会出现组织包块或烂肉;
有妇科疾病的人艾灸后,会有褐色的分泌物、水样分泌物、脓样的分泌物,
有痔疮的人会暂时出现便血的现象,颜色暗深,不过不用担心。
原因:体内有瘀血、瘀阻
处理方案:继续艾灸,待瘀血排干净症状即可消失。
艾灸过程中瘀血会呈现由少到多再变少直至消失的过程,如艾灸一段时间后瘀血并没有变少,则应及时就医。
6
失眠反应
外在表现:有些人先是浑身无力,嗜睡,之后连续失眠数天,失眠时也没有疲乏无力,头脑昏沉,不思饮食的感觉;有些人是先失眠数天之后变得一天到晚都想睡。
原因:人体阴阳和谐才有睡眠,艾灸完以后机体会自我调节,不同的机体状态会出现不同的结果,原来阳气偏虚的灸补阳气后会有困倦感;原来阴气偏虚的灸补阳气后会更加精神。
处理方案:长期坚持艾灸后阴阳会归于平衡。如果出现失眠反应,连续多日每夜只能睡3~4h,只要第2天体力精力无大变化,就不必有意强迫自己非睡不可,更不能吃安眠药强迫自己入睡,应采取忍耐的态度。渡过反应期之后,睡眠会自然恢复正常,神经系统功能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。
怎样面对艾灸后产生的排病反应?
首先要鉴别,弄清楚这些反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,
如果确定没有外界诱因诱发,纯属艾灸治疗中出现的反应,则可以认阴阳舒筋丹属于中成药吗定属于排病反应。
病邪在我们体内寄居了很久,当我们通过艾灸的方式激发了人体的正气欲把邪气赶出体外时,
邪气会顽强抵抗,这时的正气不足,自然就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。
当我们通过艾灸使体内慢慢地累积了足够多的正气时,病邪就会逐渐地被赶出体外了。
所以遇到排病反应时,不要紧张,首先看看自己的灸法是否得当,如果灸法没有问题,坚持下去一定会让身体有所改善。
因此我们应采取忍耐和平静、乐观的心态顺其自然地对待。
当然,这个过程还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完成,对于过激烈的反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。
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艾灸?
艾灸虽好,但也不是万能。任何调养手段都有它的适应症,有它的适应人群,不是什么人都非常适合艾灸。
什么人不适合艾灸?
1、有实热、发热或阴虚发热的人群。我们说寒者热之,这种人是热者,热者就不能热之。
2、孕妇的腰骶部和下腹部。
3、过饥、过饱、过度紧张、酒醉等不稳定状态的人。这些人艾灸容易出现晕灸的现象。
4、局部有溃疡、破损的人群,禁止艾灸。
5、有心血管的功能障碍,病情危重的病人。
6、疾病发作期(如哮喘正在发作者、咳嗽剧烈、发热的病人等)应禁用或慎用。
艾灸前后注意事项
//
1、保持心情平静,暴喜暴怒时不要进行艾灸。
2、月经期不能进行艾灸。
3、小心烫伤皮肤,注意防止发生火灾。
4、艾灸完注意保暖,避免湿寒趁虚而入。
5、艾灸后不能马上洗手洗澡,应过30分钟后用温水洗手,两三个小时后用高于皮肤温度的水洗澡。
中医体质分9种,
1种平和,8种偏颇,
不同体质导致不同身体状态,
对应不同调理方法。
想知道你是哪种体质么?
上一篇:
60个常见瑜伽动作,跟着练,你也能成半个瑜伽老师
下一篇:
南瓜和什么一起吃最好,增强免疫,营养翻倍!